從上個世紀的1992年進入中國紙業至今,亞洲漿紙業公司(簡稱APP)積極推行世界先進的“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生態營林、環保制漿和綠色造紙”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提高,并勇于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努力構建“百年企業”。
“你用紙,我種樹”
在上個世紀的1992年,APP攜林漿紙一體化理念進入中國,開始了科學發展人工林的探索。2011年,APP又提出“你用紙,我種樹”的綠色發展主題。
造林是APP林漿紙一體化的關鍵環節。林漿紙一體化就是將原來分離的林、漿、紙三個環節整合在一起,由造紙企業負擔起造林的責任,自己解決木材原料問題,發展生態紙業,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的產業格局,促進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
截止2011年底,APP累計在華環保投入已超過60億元,通過努力貫徹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的低碳經濟發展理念,打造出了金東紙業、金海漿紙、寧波中華等一批優秀的現代化造紙企業,獲得“環境友好企業”等美譽。
綠色承諾,綠色發展
2011年,APP(中國)率先在紙業發布《“綠色承諾”宣言》。該宣言內容包括在公司開展業務的地區為可持續營林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尋求和提供解決方案;在APP所有相關企業中,大力推行節能減排政策,強化環境保護教育,為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做出貢獻;通過發展當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造學校和開設勞動技能培訓課程等項目為社區發展積極貢獻力量等。如今,APP(中國)堅守承諾,并在多方面已達到“綠色發展”目標。
2012年,APP(中國)旗下的5家營林公司通過中國森林認證的人工林總面積超過18萬公頃,占APP在中國所經營林地的60%。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APP(中國)的平均水循環利用率已達到95.9%。寧波中華與寧波亞洲漿紙兩家工廠使用的回收紙漿占全部原料比例分別達到33%和50%,不僅節約了大量木材、水和煤炭,還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截至2010年底, APP(中國)已在荒山、荒地、退化林地等政府批準的土地上種植人工林逾30萬公頃。通過科學的經營管理,APP經營的人工林不僅向漿廠提供造紙原料,還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APP(中國)以“生態營林、環保制漿和綠色造紙”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提高,并鄭重承諾,不采購來自于原始森林的木材,還要求漿廠在其木材供應鏈中剔除任何來自具有高保護價值森林的熱帶雨林木材,從而實現綠色采購的目標。APP還向供應商傳達這些原則,要求供應商也做出這樣的承諾,并委托第三方機構監督執行。
擔負社會責任
APP始終堅信,只有堅持不懈地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才能使企業更好地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3年2月5日,APP宣布立即停止在印尼所有涉及天然林的作業,并開展高保護價值森林和高碳儲量評估。此舉得到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廣泛認可。
除此之外,APP(中國)與黃奕聰慈善基金會在公益事業上投入6億多元,開展資助汶川地震災區、改建云南尼西衛生設施、援助建設貴州清潔飲水工程等公益慈善項目。
2012年9月,由《第一財經日報》聯合APP(中國)發起的“愛·永不停紙”生活用紙校園捐贈計劃在海南洋浦一小啟動。APP(中國)旗下的金紅葉紙業集團向海南洋浦一小捐贈“清風”牌紙品;在校園內擺放垃圾桶,安裝紙盒,幫助學校改善衛生環境;還經常給孩子們講授環保用紙知識,培養他們健康用紙的習慣。
從傳統造紙到現代造紙,APP的未來充滿著坎坷和挑戰。然而,無論前方將面臨多少困難,APP仍然堅持“你用紙,我種樹”林漿紙一體化大循環發展理念,為打造綠色紙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