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送走了2020年,我們在過去的一年中經歷過的挑戰或機遇、悲觀或驚喜都成過往,相信很多人都是百味陳雜,不禁感慨這一年的“不容易”。2021年已經到來,希望和期頤就像春天的種子呼之欲出。我們就帶著這種樂觀的心態,用三個關鍵詞來回顧2020年和展望2021年。
認清分水嶺
2020年是一個分水嶺,是全球重大戰略轉折之年。世界大勢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個區間。
2020年是世界經濟的分水嶺。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中國采取有力措施及時控制住疫情,將世界經濟分為中國和中國之外的版圖,中國經濟成為世界上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再度加強了中國經濟的全球重要地位。
2020年是中美博弈的分水嶺。2018年美國開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中國被迫進行反擊,并堅守住了各種沖擊和打壓。特別是2020年中美博弈開始易勢,中國以守為主的戰略正在發生轉變,并在部分領域轉守為攻。
2020年是造紙行業的分水嶺。2020年之前的幾年間,造紙行業發展遇到挫折,連續出現生產和消費的低迷和停滯。但在中國巨大市場的推動下,造紙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未來幾年將逐步邁入高水平發展軌道,并進一步向高質量發展。
堅定確定性
我們一直在擔心不確定性,其實我們更應該換個角度,從另外一個視角把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
中國經濟繼續穩健增長是確定的。2020年中國經濟大部分時間呈現較好的增長走勢,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等經濟指標數據連續10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我國經濟恢復向好勢頭繼續鞏固,預計2021將繼續位于較高運行水平。
中國發展機遇持續擴大是確定的。2020年底,中國連續與東盟十國以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世界上大自貿區將加速中國地位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擴大。12月30日中國與歐盟正式達成投資合作協定,該協定將會惠及全球1/4人口,高水平的市場準入承諾將為雙方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無疑也將對中國造紙產業和企業帶來利好。
中國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是確定的。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擴大內需、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國內大循環等做出重要論述。“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別就擴大內需戰略做出重要部署,要求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預計未來會出臺更多的政策和措施,政策含金量巨大,將有力推進有史以來大規模的國內需求的擴大。造紙產業一直是以滿足國內市場為主,相信這一次的擴大內需將帶領造紙產業邁上新的臺階。
把握新變量
國際環境和中國經濟為造紙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但是,我們也要看到2021年造紙行業也面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雖然不會影響造紙行業大勢,但卻有可能成為部分企業的命運轉折點。
造紙原料成為決定企業生存的關鍵變量。我們一直在強調對造紙原料掌控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中小企業并沒有真正采取有效措施。雖然我們早已知道禁止進口廢紙會對造紙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但2021年真正到來的時候,廢紙原料短缺正在成為壓垮部分企業的一根稻草。2020年下半年至今,國內廢紙價格持續增長,還可讓大部分企業承受成本之重。但由于國內廢紙本身供應不足,加上部分廢紙供應商有意壓貨,市場反映廢紙難以保障,甚至出現小企業因為原料短缺而停產的情況。目前,造紙企業正想方設法采購廢紙、廢紙漿,或者直接利用化機漿等造紙原料,但造紙原料緊張仍將是2021年大的變量。
投資熱潮成為決定造紙企業命運的主要變量。這一輪投資熱潮是從2019年開始的,2020年達到高潮,并已經延續到2021年。根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一年的新增投資產能將達到3000萬噸,近乎目前全國造紙產量的四分之一。而這些產能將在未來的五年之內陸續釋放,但國內市場需求遠不能消化掉這些新增產能,這將加劇的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意味著在激烈的競爭中將有部分企業不幸敗北,一些企業倒閉和重組將不可避免。
產業轉移成為決定造紙行業格局的重大變量。造紙行業的產業布局一直在調整之中,長期的“東強西弱”正在轉變為“南強北弱”。在此之前有“投資不過山海關”,而隨著北方市場的衰退,“投資不過淮河”正在成為新的現象。長江以南成為造紙行業投資的重要區域,而廣西和湖北則是兩個熱的投資熱土,中西部地區的崛起之勢正在形成。此外,國內企業的對外投資也在持續,東南亞是重中之重。隨著中國造紙產業轉移的加快,新一輪行業洗牌將超過以往,造紙行業的格局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未來五年造紙產業將是產業轉型升級,革故鼎新的關鍵時期。面對新發展階段,造紙行業需要判斷決定性因素,把握關鍵性變量,堅持新的發展理念,依托強大的國內市場,強化創新力量,優化產業鏈條,抓住新發展機遇,占據發展高地,贏得未來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