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黃岡市政府公示了黃岡晨鳴紙業科技有限公司林紙一體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與去年底公示的項目建設內容相比,產能沒有變化,擬投資額從128億元增加到158億元。
項目選址在湖北黃州火車站經濟開發區鷹嶺二路與張楊路交匯處(黃岡市化工園內),項目建成后形成年產化機漿105萬噸/年、文化紙53萬噸/年、高檔包裝紙174萬噸/年和普通包裝紙120萬噸/年生產規模。
本次項目擬分兩期建設。
其中:
一期生產規模為化機漿80萬噸/年、文化紙35萬噸/年(一臺7800mm紙機)、高檔包裝紙138萬噸/年(前期公示為白卡紙,一臺9600mm紙機)、普通包裝紙120萬噸/年(前期公示為灰底白板紙,兩臺6600mm紙機);
二期生產規模為化機漿25萬噸/年、文化紙18萬噸/年(一臺4800mm紙機)、高檔包裝紙36萬噸/年(前期公示為白卡紙,一臺4580mm紙機)。
該項目已在黃岡市黃州區發展和改革局備案,項目代碼為2020-421102-22-03-053505。
早在8月10日,晨鳴紙業宣布將控股子公司黃岡晨鳴項目產業發展規劃調整為漿紙一體化項目,并將啟動計劃總投資為128億元的黃岡晨鳴二期項目。
公司方面稱,項目完成后,晨鳴紙業將實現打造壽光、湛江、黃岡三大漿紙一體化生產基地的“金三角”戰略布局,推動晨鳴紙業全產業鏈戰略全面升級,進一步夯實公司在造紙行業的龍頭地位。
公告稱,公司此舉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要求和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決定。
公司與黃岡市人民政府簽訂了《黃岡晨鳴二期項目建設協議書》,該項目致力于打造從漿到紙、包含熱電聯產和物流運輸的特大型循環經濟體系。
根據協議,黃岡晨鳴二期項目擬建設4條年產150萬噸紙生產線(包含文化紙、白卡紙等品種,該項目全部采用原生漿造紙)、配套建設年產52萬噸機械漿生產線、污水處理、熱電聯產項目及碼頭等。項目計劃今年12月份開工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提供1800多個就業崗位,將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助力黃岡革命老區經濟振興和社會發展。
公司方面表示,黃岡晨鳴二期項目的投資建設,能夠進一步整合公司黃岡晨鳴、江西晨鳴和武漢晨鳴等生產基地之間的產能資源,完善黃岡晨鳴漿紙一體化產業鏈,充分發揮黃岡晨鳴產業鏈優勢,形成1+1大于2的效果。
項目建成后,黃岡晨鳴將與壽光晨鳴、湛江晨鳴,形成戰略“金三角”,這也彰顯了公司聚焦主業、做強實業的決心,有利于進一步做大做強制漿造紙主業,鞏固公司在造紙行業的龍頭地位,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增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