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當地時間11月14日,由中國海誠上海本部總承包的土耳其BAREM AMBALAJ包裝紙項目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年產34萬噸包裝紙生產線一次性成功開機!
這一關鍵節點的順利達成,不僅標志著項目從建設階段邁入生產運營新階段,更是“二手紙機機型改造+海外總包高效執行”的雙重突破,為中國海誠深耕中東市場、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再添標志性成果。
攻堅克難,注入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標準”
BAREM AMBALAJ包裝紙項目的核心挑戰在于對一臺來自芬蘭的二手VOITH紙機(幅寬6600mm)實施“脫胎換骨”式改造——從文化紙機升級改造為包裝紙機,并同步配套新建一條100%廢紙原料的制漿生產線。
面對這臺紙機的復雜狀況,技術團隊一方面針對原紙機的流送系統、真空系統、表膠系統、蒸汽冷凝水系統及氣罩熱回收系統等核心模塊,通過系統性優化改造,精準匹配包裝紙生產的高強度、高效率要求;另一方面,提供國際領先的廢紙制漿生產線全流程設計與設備供貨,不僅實現100%廢紙原料的高效利用,更以全流程綠色工藝為土耳其造紙業注入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標準”。
技術創新,筑牢高效交付的“技術+管理”雙保障
作為一項技術創新的國際總承包工程,上海本部充分發揮EPC全鏈條優勢,以“技術+管理”雙輪驅動保障項目高效推進。
全程BIM正向設計,方案規劃階段全面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通過三維可視化協同,精準統籌設備布局、管道走向與土建施工,設計效率與精度較傳統模式提升超30%,從源頭規避了多專業交叉沖突風險。破解二手設備難題,針對原紙機資料缺失、數據與實際不符等棘手問題,項目團隊創新采用三維激光測繪與數字化模擬技術,對設備部件進行毫米級精度還原,提前預判并解決搬遷安裝過程中的管道碰撞、基礎適配等20余項施工難點,不僅大幅降低返工率,更直接為業主節約15%的投資成本與建設周期。
全周期精細管控,從芬蘭紙機拆運到土耳其現場安裝調試,從制漿線建設到公用工程配套,項目團隊以“日跟蹤、周協調、月復盤”的高效管理模式,克服跨國物流延誤、跨文化溝通等挑戰,最終實現生產線從改造到開機的超預期交付,贏得業主“專業、可靠、值得信賴”的高度評價。
BAREM AMBALAJ 包裝紙項目的成功開機,是上海本部進軍中東市場的關鍵里程碑。它不僅是一次二手紙機改造技術的極限突破,更是一場海外總包項目全流程高效執行的生動實踐——用中國技術解決國際難題,用中國方案定義行業標桿,用中國速度贏得市場口碑。
來源:中國海誠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